###前言

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结束幼儿园的生活,孩子就要进入小学低年级,也就是1-2年级。这个时候,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隐隐中都会透着一丝陌生感以及恐惧感。通常我们认为,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生涯的开始,要帮孩子开好上小学的头,家长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期。

可是,有些家长会很迷茫地发出疑问:“我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做准备?”……孩子突然间从熟悉的幼儿园环境迁移到陌生的小学环境,大都会经历这样一些变化:一是教师的角色在变化。幼儿园的老师对孩子担任着双重角色——“妈妈”和“老师”,要既温柔又细心地照顾孩子,又要教给孩子一些知识。但是小学里的教师,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妈妈”角色的功能弱化,“老师”角色的功能在增强,更注重知识的教授。二是孩子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幼儿园里,孩子一般都是在游戏中学习;但在小学的课堂上,孩子不但不可以做游戏,而且还要集中精神坐上45分钟,课后还要完成家庭作业……孩子因为这些变化,自发地会产生许多例如焦虑、紧张、抗拒上学等不适应状态,如果家长这时候也因为孩子的不适应而惊慌失措,那就是自乱了阵脚,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

作为一名小学1-2年级学生的家长,需要多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孩子在新的环境里最常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拿出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帮助孩子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如果孩子没能走好小学1-2年级这关键的一步,那他们将会陷入以下这几种混乱的状态之中:

1-2年级是孩子人生的“幼小衔接期”——如果家长没有掌握如何科学地引导孩子度过这个时期的办法,那么孩子将很难进入小学学习的状态;

1-2年级是孩子心理的过渡期——如果家长面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不懂得如何帮助他化解心理危机,将会影响到他良好性格、心态的形成;

1-2年级是孩子良好性格、习惯开始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放任孩子的性格习惯发展,很有可能促使他养成坏品格、坏习惯;

1-2年级是孩子智力开发的黄金期——在这一时期,家长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成为天才,也可以让孩子成为笨蛋;

1-2年级是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关键期——阅读是积累财富的一种行为,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就是帮助他发掘财富的开端;

1-2年级是爸爸妈妈发挥父职母职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爸爸妈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能够最大程度地让孩子快乐成长。

每个家长都想找到教育孩子的捷径,现在捷径就摆在我们面前: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学习的开端期,对孩子施行最科学、最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促使孩子踏踏实实地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在本书中,我们将站在广大家长的角度,结合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结合孩子的心理特征,以及结合中国的教育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如何塑造一二年级孩子良好性格、超强学习能力、健康的身心素质及指导年轻的父母如何发挥自身角色作用等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父母教育孩子,达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

目录

###第一章:1~2年级,激活孩子能力的关键期

通常我们认为幼儿园时期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光,因为这个时期孩子可以率真稚气、可以无忧无虑,而且没有家庭作业,但是,每一个孩子来到世界上的意义远不止是游戏和玩耍,他们是世界的未来,他们必须根据自然的规律成长,学习知识和技能。于是,孩子们不可抗拒地要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1~2年级就是这个教育过程的开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个时期显然成了激活孩子一生的关键时刻。家长应该主动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期,并且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好性格与好习惯。

第一节: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期

孩子角色暂时转不过来,家长别着急

孩子从幼儿园升上小学,身份角色也突然间由“小朋友”转变为“小学生”,无论是谁,去到一个新环境,都会充满不适应与陌生感,那些由于陌生或者不适应产生的迷茫、恐惧、排斥、不理解等情绪,是孩子们必须经历的心理上的一道门槛。

“哇——”平静的校园里突然响起一个小男生嚎啕的哭声,他一边流着眼泪鼻涕,一边抱住急着要去听开学讲座的爸爸的大腿哭喊着:“今天是星期六,是睡懒觉的日子,为什么要我这么早起来……”校园另一角,一个小女孩也在小声地抽泣,还一边委屈地说着要回家……这样哭闹的孩子,在入学第一天一定有,但一定不会多,更多的孩子是兴奋和好奇,他们都有着做小学生的荣誉感。

再过十多天莹莹就要到小学里读书了,但是她却一点也兴奋不起来。尽管近几天她也会快乐地看动画片,偶尔还会自己玩一会儿过家家游戏,还没来得及想到小学读书的事,但妈妈从平时交谈中发觉,孩子对幼儿园很留恋,而对小学生活多少还有点茫然。

其实,像以上几个孩子的心态,在小学新生中十分普遍。孩子即将踏入学习的起跑线,开始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已成为家长和老师的当务之急。

当孩子们第一天来到学校,对学校、老师、同学都很好奇,但更多的是害怕和担心——老师会不会喜欢我,会不会受到同学们的欺负,学习不好怎么办……

一位小学教师在介绍家访情况时说,一位长得虎头虎脑的男孩,当听到母亲说到了小学就要收玩具时,露出了惊讶的神色,马上从正在玩耍的地方站起来嚷着说“我不要上学了”,原先对入学的憧憬一扫而空。有的家长在开学临近时,便把所有玩具统统收集起来,并对孩子下禁令:从此没有你玩的份儿。还有不少新生因为对小学仍没有具体的概念,因此在心理上有些焦虑。

“几乎所有学生第一次碰到我都叫我叔叔。”有个小学男教师说,“因为他们心里对老师还停留在幼儿园阿姨的概念上,不会想到老师也可以是男的。”踏入小学校门,孩子们会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变了,自己从被关爱被围绕的中心,变成了集体的一员,他们更需要适应的是,生活重心将从游戏过渡到学习。

面临以上孩子角色不能转换过来的情况,家长千万不能表现出慌乱、着急,否则会把这种紧张恐慌的情绪带给孩子,会让孩子产生小学很恐怖的错觉。新生适应是需要时间的,家长要适当多给孩子一点时间,让孩子慢慢地、自然地融入到小学的生活里去。

据一些有经验的小学教师分析,小学新生“入学不适”心理表现主要有:一是缺少心理准备,家长对小学生活的某些误导,也会让孩子背上精神包袱,担心上学后没机会玩,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恐学情绪。二是合作意识淡薄,与伙伴相处存在问题,一些孩子的自私表现比较明显。三是生活准备不足,早上起不来、不吃早餐就去上学等。

小学新生在入校前出现心理波动很正常,因为孩子的生存状态和角色任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幼儿园偏重“养”,即使学习活动也是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什么负担。而小学则不同,有一整套教学计划,新生的适应确实需要一段时间。另外,新生产生这些心理现象,除了自身因素之外,还同家长的不当诱导和心理暗示有关。

一些教育专家指出,家长应在以下这些方面引导孩子进行入学前的适应:一是逐步帮助孩子确立时间观念。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厕所、做作业等)之前,要让他作好充分准备,明确需要完成的时间。一旦开始,就不允许以各种借口来拖延时间。另外,可为孩子准备一个定时的小闹钟,规定好时间限制,让孩子自我监督,自己控制时间。二是安排孩子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可利用入学前的暑假,来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按时起床的习惯。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时间表去做相应的事。三是作息有序与灵活调整相结合。孩子升入小学后,在作息时间上,会有许多意外的变化,为了增强孩子的适应性,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两次打破常规的事情,如晚上一起外出观看夜景、休息日一起看球赛等。如果过分刻板,孩子的适应性反而会大大降低。

长期从事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的某教授认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入学之初,不仅要准备孩子的学习用品,还要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因为小学学习生活的起步非常重要,家长把孩子的心理调适好,其实是一种更重要的预备教育。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是人生的又一转折。它意味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向正规学习迈出了最初一步。但这一步迈得怎样,会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要准确地制定出对策帮助克服新入学的不适应感,让孩子平稳实现角色转变,首先我们要认识幼儿园和小学有什么具体的区别。

幼儿园主要通过游戏、活动、日常生活等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小学以课堂为主;虽然幼儿园也有上课,但上课时间较短,大班30-35分钟,而小学上课时间长,每节课45分钟,每天6节课;在人际关系上,幼儿园老师和孩子整天相伴,照顾孩子的吃、喝、拉、睡、玩等,小朋友之间也是吃、喝、睡、玩在一起,而小学生和老师的接触主要是在课堂上,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也很少;再是纪律约束不同,在幼儿园,没有什么纪律约束,而小学则不同,孩子从上学第一天开始,就有许多规则要他们熟悉和遵守,如上课、做操、上下楼梯、上厕所等等规定;幼儿园没有家庭作业,即使有也是自愿的,而小学则不同,每天都有多少不同的家庭作业要做,且不完成不行。

以上种种变化,不仅是多方面、大量的,而且是多变的。所以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孩子与过去习惯了的生活完全告别,这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是很难承受的。这就是造成孩子不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孩子的角色一时之间转换不过来,是很正常的,家长需要更有耐心,更要理解孩子的处境。

要面临一次重要的角色转换,家长固然也要承受许多压力。在孩子即将上小学时,家长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就是:该如何提前培养孩子?要注意哪些问题?

衔接攻略一:生活自理及调整作息

在幼儿园里事事有人照顾,但进入到小学,孩子就要开始独立生活了,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铺床叠被、摆放碗筷等一些简单的家务可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教给孩子如何照顾好自己。

从早上起床到路上交通时间,再到上课时间、休息时间、活动时间、作业时间、上床睡觉时间……小学生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环环相扣的。为了适应小学较为紧张的学习生活,一定要培养好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要提前调整好作息时间。开学前两周,安排孩子完全按上课时间起床、吃饭和睡觉,特别要注意训练孩子的上厕所时间,为适应40分钟的课堂教学作准备。

衔接攻略二:培养学习意识和习惯

幼儿园里更多的是游戏活动,因此孩子的意识里,上学就是玩,如今孩子要上小学了,上学的任务发生了质的改变,家长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学习意识,培养倾听的习惯,学会整理书包。要督促孩子养成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和书写习惯,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还要教会孩子学会学习自理,一是要学会记作业,二是做到独立完成作业,家长既不帮忙也不要在一旁监视。

衔接攻略三:做好一定的知识储备

对孩子来说,上小学前学会熟练写自己的名字、做简单的自我介绍,熟记家庭电话和家长信息,以及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及思维应用题是有必要的。自部分幼儿园取消了特色培训班后,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家长时常抱怨拼音学习时间过短过简,孩子仍不能很好掌握和拼读,对以后词汇量提升及阅读兴趣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

利用暑假及幼儿园大班时间学习及掌握拼音是非常必要的。数学能力是最重要的思维能力之一。经历过幼升小面试的家长一定对数学思维测评的题目留下深刻印象,已不是简单的20以内的计算能力及图形掌握的考评,而是对数学知识的综合逻辑判断力、观察分析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的测评。在一年级中的“速算巧算”、“数字规律”、“枚举法”、“过河问题”、“蜗牛爬进”、“符号图形”等知识点上,很多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及掌握,对孩子数学学习兴趣及动脑思考积极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在此阶段适当的参加数学思维培训班也尤为重要。

衔接攻略四:提前熟悉校园生活

孩子上学前,可带孩子提前参观几次校园,熟悉校园环境,包括学校操场、教室、厕所等。然后大体给孩子描述一下校园生活,如学习科目、上课形式等,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有机会,再让孩子提前认识一下班主任,结识一两个同班的小朋友,这样孩子开学时就不会因为面对着陌生的老师和同学而产生心理压力,从而顺利融入新的班集体。

让孩子在学校里交到好朋友

现在很多孩子刚上小学,家长就开始重视学习成绩,灌输“成绩决定一切”的观念,让孩子也不知不觉地认同成绩至上,无意中忽略了交往能力的发展。通常,但凡一个人去到新的环境,正常的逻辑是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令自己感到安全的人际关系网,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交朋友”,在新的环境里交到朋友,并能迅速发展友谊,这是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开展学习工作的基础,也为日后与人合作作好准备。若不注重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容易让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什么事情从自身角度出发,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更不会换位思考。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不会与人相处,不会与人合作,是造成许多小学新生不受欢迎、性格孤僻的原因。

一个叫马宇的小朋友刚刚到小学读书,他很聪明,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就数他最快回答出来。但是在班上,几乎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他玩。原因何在?原来马宇以自我为中心惯了,自小被老师家人宠着,称赞着,慢慢地变得目空一切,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只要是别人回答问题出错,他就会不由自主地嘲笑别人,使回答问题的孩子和其他同学产生反感。当别的同学请教他问题时,他会随口说出“这么简单都不会,太笨了”之类的话。即使不说,也会在神情上流露出不屑。所以,班上的同学都不喜欢跟他玩、跟他交朋友。

马宇的不会与人交往与不尊重别人有关,也跟他的成长背景有关。他那些骄纵的言行就是他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墙。优秀的学生因为自身优秀往往会有优越感,瞧不起周围不如自己的同学。要改变孩子这样的状况,首先要改变他的心态——家长应该及时帮助他认识到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

此外,孩子交不到朋友或许还与孩子的自身存在的缺点或者个性有关。如缺少群体生活经验、不遵守游戏规则、乱动别人的东西等,这样的孩子有时不理解为什么大家都疏远他。有的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毛病,却不能正确引导,认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这种情况很正常,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结果孩子被大家冷落,没有朋友。而有的孩子性格天生内向,还有的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或者别的原因。总之,他们的共性就是觉得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认为没有人喜欢自己,因而不愿与人交往,没有朋友。这两个令孩子难以交到朋友的因素需要得到家长们的重视,否则长此以往,孩子会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

除了上面这些孩子自身的原因之外,还有家长的原因,比如很多父母听说孩子交了朋友,肯定会询问:“某某(指孩子的朋友)学习好吗?是班干部吗?”等等,如果孩子的朋友不是所谓的“好学生”,“乖孩子”,父母就认为:“这样的朋友交来何用!”事实上,父母们都陷入了一个认识误区——真正全才全能的孩子是没有的,一味地追求孩子一定要交到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朋友肯定是不现实的。况且,孩子交朋友的本意是能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就像大人们正常的交友一样也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多些乐趣。父母们刻意要求孩子只准交“比自己好的”朋友,无形中是让孩子养成了大人们势利的陋习,而使得孩子体验不到交友本来的乐趣。

来自学校老师的原因。有个别老师因为某某同学比较顽劣或者成绩很差,就孤立这个孩子,让同学们都不跟他玩,从而造成孩子性格怪异、孤僻等。

总之,孩子不受欢迎,没有朋友,不会与人交往就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家长应该积极地采取措施,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难关,克服自身和外在的种种因素,走向群体。

一位家长写信给报社儿童版面的编辑求助:

我的孩子今年刚7岁,上小学一年级。她对人非常友好,而且懂礼貌,总给人小大人的感觉,在幼儿园一直是老师和小朋友喜欢的对象。可是,她最近很苦恼,说在小学里没有好朋友,经常是交到一个朋友玩一次就不玩了,又要去找新朋友,没人找她玩,说的时候眼睛红红的,都要哭了。她们班里的另外一个女孩,身边总是围满了人,她说很羡慕,可是她却并不喜欢那个女孩。我很想帮她,却不知该怎么做。对于孩子来说,这件事可能比学习好坏对她来说更重要,所以期望得到有效的指点。

编辑是这样回复的:

一个上一年级的孩子还不是很清楚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朋友,他们觉得能在一起吃午饭,下课一起说说话,放学一起回家的人就可以称之为朋友。拿一本或几本她爱看的童话书、小人书什么的去学校,和同学们交流交流,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同学注意到您的女儿,自然朋友也就多了。不要整天埋头学习,课余时间多到活动场所主动和同学交谈、做游戏,让其他的同学都感觉您的女儿和他们一样,也是个爱玩的孩子,通过这些让孩子们沟通,话多了,朋友自然也就多了。

交朋友是孩子内心成长的需求。许多家长都很注重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期望孩子能够交几个好友,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除了同年龄的小朋友,家长还可以勉励孩子结交年龄大的小朋友做朋友。交年龄大的小朋友是孩子成长的需求。孩子和年龄大的小朋友交往,除了交际能力,还有助于智商、情商提高。无论是与年龄大的小朋友还是与同龄小朋友交往,都有一些地方是家长需求提前了解的。

7岁的小赵和妈妈到石家庄的姥姥家小住。刚进小区就有人和小赵打招呼,既有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也有成年人。小赵则很有礼貌地回应,该叫叔叔阿姨还是该叫姥爷奶奶,都拿捏得很准确,显得颇有风度。连妈妈都有些诧异,每半年到石家庄小住一次的小赵什么时候结交了这么多年龄大的小朋友,有的连妈妈都不认识呢?

到姥姥家后一聊,小赵的妈妈才知晓,在姥姥单独带小赵在小区里玩的时间,有不少带着孩子的叔叔阿姨愿意和小赵说说话,小赵落落大方的表现则很是讨人喜欢。有时,看到在自家小院做园艺的叔叔、阿姨,小赵也是会主动搭腔,甚至还要求帮忙做事情,这种情况下姥姥是不会阻止的,而是由着小赵去和人交往。没过多久,小赵就在小区里认识了不少大哥哥、大姐姐、叔叔、阿姨,甚至是姥爷奶奶辈儿的朋友,也成了小区的“小名人”。

为什么才7岁大的小赵拥有着这么强的交际能力?一个特别的原因就是姥姥的正确引导。孩子在学校里交朋友和在社会上交朋友的原理是一样的,首先是要热情大方,善于提供帮助,积极主动等。当孩子与同学发生摩擦时,家长应引导孩子在自己错了的时候,及时真诚地向同学道歉,还要鼓励孩子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决不回避。增加孩子交往的社会时实践机会。家长有意带孩子到有小朋友的朋友家里做客,或者让孩子邀请同学到家里做客。留给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家长最好不要过多干涉。

你可以教孩子在交朋友时可以这样做:

1.学会向他人学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明白向别人学习的必要性,尤其要学会从别人身上学习自己所不具备的优点,做到谦虚谨慎。

2.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温习功课。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仅可以让自己把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获得情感上的愉悦,正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原理,而且这种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最初的悲悯情怀。

3.如果你真想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你就说服自己勇敢地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去。不要害怕自己被拒绝,只要你坚持,他们就会接受你的。

4.在交往中你不要着等着别人来跟你玩,主动一些!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热情的双手;在同学不舒服的时候,送上一句关切的问候;在同学取得成绩的时候,给出你真诚的赞美和掌声。

鼓励孩子交朋友增加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安全问题万万不可忽视。有两点点要异常注意:一是不鼓励孩子与陌生人主动交往,除非陌生人是在安全范围内出现的,比如朋友家里的其他客户、幼儿园小朋友的亲戚等。而且当这些陌生人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应密切关注;二是要告诉孩子,不要搭理那些主动跟他说话、给他食物或要带他去哪里玩儿的陌生人。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孩子能够在小学里交到一些好朋友,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大有益处。

孩子交友,学自父母,练在童年,可以享用终身。如果孩子从小就孤独内向、依赖父母、自私自利、待人冷淡,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其弊端则会在各个方面影响孩子的前途。与其到那时才遗恨终身,又何不趁孩子初学交朋友的时候就注意培养他的能力呢?

让孩子觉得没有玩具的课堂同样有趣

孩子开始进入了小学学习,肯定会不适应小学的课堂学习模式。要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最长的一节课才25分钟,每天在户外活动的时间是不少于3个小时的,在课堂上他们总是快乐地做游戏,随时可以喝水和上厕所,可是到了小学,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孩子理所当然地将幼儿园和小学作比较,结果是喜欢幼儿园,讨厌小学。

一年级的孩子几乎都处在六七岁这一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说,生活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时刻都想着去探索他们周围的世界,以及做那些充满乐趣的游戏。

很多刚上一年级不久的孩子经常这样对家长抱怨:“妈妈,在学校,课间玩的时间才有那么几分钟,上一趟厕所,回来就得上课,还要坐那么长时间,上课又没有玩具可玩,真没意思!”“在学校里,不仅不能玩了,老师还总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回答那么难的问题,好恐怖呀,我不想去上学了!”

虽然大多数家长一直都在告诉孩子“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你不能总是想着做游戏,你要学习”,但大多数的孩子仍然留恋在幼儿园的时光,他们有时会这样向父母抱怨:“我要回幼儿园!”

面对孩子的抱怨,有些家长开始责备孩子没出息,有些家长开始命令孩子必须要去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家长们的这些责备和抱怨对他们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还会起到负面的效果,使孩子很可能就会因为家长的不理解而对家长产生反感。

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刚刚上小学的孩子,他非常怀念幼儿园的生活,因为他觉得那里的什么都好,有点心吃,有玩具玩,还可以出去秋游。他央求妈妈送他回去幼儿园,但是妈妈责备了他几句,命令他好好在小学学习。有一天下午,孩子故意回到幼儿园,小学老师发觉孩子失踪了,告诉了家长,一下子学校家里炸锅了,找了半天,幼儿园的老师打电话告诉家长,才把孩子找回来。

解决任何问题不能对症下药,得出的效果都是适得其反的。上例的妈妈无法对孩子想回幼儿园的愿望感同身受,反而命令孩子必须在小学里学习,这就激起孩子对小学更强烈的排斥,更不愿意到小学去学习。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让那些排斥小学课堂的孩子们喜欢上没有玩具的课堂呢?

一位妈妈这样分享自己的经验:

儿子刚上一年级那会儿,每天放学回家,他都跟我抱怨小学真没意思,一整天都上课,不能到室外去玩,连一个玩具都没有,老师除了拿粉笔就是拿书本,而且每一节课的时间那么长,我听到脖子都酸了,都没得下课,简直让人无趣极了。但是因为一次偶然,我从书店给儿子买回来一本《一年级的小豌豆》。刚开始,儿子深深地被书中色彩鲜艳的图画吸引着,但他读着读着,就开始喜欢上书中的“小豌豆”,而且还常常这样对我说:“我喜欢小豌豆,我就是小豌豆。”

后来有一天,儿子放学后兴奋地对我说:“妈妈,我越来越喜欢上小学了。”

“真的吗?为什么呢。”我大吃了一惊,急切地想知道原因,并故意表现出有些夸张的神情。

儿子一脸认真地说:“小豌豆说了,只要认真地与老师互动,很快就会发现听课的乐趣。我照她所说的去做了,我真的发现听课的乐趣了。今天老师还夸我了呢!”

原来孩子是受了书的启发啊!难怪他总是想成为“小豌豆”。

一年级孩子的心理就是这么奇怪,这个时候的他们出现反抗意识,因此他们常常不会采纳家长的建议或者听从家长的劝告,但是却非常迷信电视里的人物形象或者书上构造的人物形象,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深信不疑。就拿上述事例中的小男孩与“小豌豆”来说吧,一开始“小豌豆”也是喜欢玩,不喜欢听课,还说过:“我喜欢玩,我不喜欢学习”。这也是所有一年级孩子的心声。但是作者为了这个作品的意义,最后让“小豌豆”意识到自己应该学习,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找到了听课的乐趣,然后把这些经验又传递给了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们。

而上例中的小男孩之所以会对“小豌豆”的话深信不疑,是因为“小豌豆”的经历让他们产生了共鸣。进而会按着她所说的话,去寻找没有玩具的课堂的乐趣。

当然,由上述的这个事例我们还可以证明这样一个观点:家长的责备和否定,并不能让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喜欢上学习,相反,它还会使孩子对学习越来越反感。所以,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不想上学的情绪,并且了解一年级的孩子的主要特点就是喜欢玩,不喜欢学习,这是共性,在空闲的时间里,多跟他一起读读适合他阅读的读物,陪他进行游戏,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是被人理解的。由此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主动去发现听课的乐趣。

###第二节:1-2年级,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习惯实际上一种动作定型,是一种自动化的、稳定的、不容易改变的动作。习惯动作已经进入潜意识,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不需要刻意用意志去控制。一个人好习惯越多,对这个人成长越有利。相反,一个人坏习惯越多,就越阻碍这个人成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习惯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概括地说:一个人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就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益处;要是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一辈子都受它戕害。所以,家长务必帮助孩子养成各方面的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好习惯要从小培养,1-2年级是最佳时期

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例如,一个孩子每天放学后固定的动作——先打开冰箱,吃个水果,然后拿出书本和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这些每天重复而程式化的动作就是他已经养成的习惯。

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使人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工作、去帮助别人。

一个勤奋惯了的学生,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自觉学习,如果外人强迫他停止学习,去打游戏,他会觉得不习惯,甚至厌烦别人的打扰,拒绝去打游戏。

一个懒惰惯了的学生,别人不说,他总是懒得动,家长老师逼得没办法了,才学一点;但如果家长老师不说,外力一停,立即又不动了。

习惯虽然由行为动作去表现,但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习惯的好坏反过来可以影响人的很多行为。甚至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所以说,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许多好的习惯。

那么家长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好习惯?如何培养?

根据孩子的可塑性,小学1-2年级是孩子接受能力最快也是最听家长话的年龄,这个时期,孩子对家长仍然是崇拜的,他会经常模仿家长的动作、或者语言内容和方式,所以,1-2年级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那么用什么具体的方式去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最好的答案是:教育的方式。因为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过程。

家长在平常的生活教育中,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习惯培养。比如刚上小学的一、二年级孩子,家长会特别重视孩子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比如:按时起床,自己穿衣,自己洗脸、刷牙,吃饭不掉饭,做事不磨蹭、动作要快,等等。在学习方面,则要求尽可能多地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做完作业自己检查,不会的字自己查字典,按时学习,写完作业后自己整理好书包,在外面要留心观察。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主张民主教育的,平时很尊重孩子的意见,但这并不意味着事事都依着孩子。其实美国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很严的,规矩也很多。在美国家庭里,孩子可以不同意父母的观点,但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上床睡觉,这是没有条件可讲的。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吃饭时不要大声咀嚼,父母都会有明确的要求。美国父母非常注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管理反而越来越松,孩子到了高中以后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闯荡。

有一个美国孩子,妈妈想从小培养培养他做事的好习惯,就要求这个孩子负责洗碗,孩子不同意,就是不肯洗碗,妈妈说了很多次,孩子就是不配合。这个美国妈妈做得也真绝。她见跟孩子说理无效,当天就在家门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罢工通知。理由如下:因为妈妈工作很辛苦,想让孩子给帮帮忙,洗洗碗,但因为孩子只知道享受权利,却不肯尽义务。所以,从今天起,妈妈不做饭了,各人自行解决吃饭问题。当天妈妈就一个人在外面吃,连着几天不肯做饭。这个孩子真急了,不可能天天啃面包呀,自然投降。主动跟妈妈承认错误,要求洗碗。妈妈说:不是洗一天,要洗就得洗一年。孩子说:行呀,只要你做饭,洗碗我包了,别说洗一年,洗十年我也得洗呀。

总的来说,抓习惯:小时要严,大了就可以放松一点。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因为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越容易塑造。家长还要尽量避免在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期来临时强迫他纠正坏习惯,这只会让他更加排斥你的啰嗦和唠叨。

做家长的,培养孩子习惯,要把握一个原则:多做塑造工作,少做改造工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让孩子从小到大要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我们在孩子还没形成习惯前,就要注意纠正和引导孩子多形成好习惯。这就是多塑造。因为这样容易。但有时一不留神孩子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等家长意识到时,想改就难了许多,这就是“改造”。

在这里,有一个古时候的故事,对要从小培养孩子好习惯会有很大的启发。

从前,有一位富翁,年近五十,才生了一个儿子。老来得子,岂有不爱之理?在富翁眼里,他的小儿子就是天赐的“无价之宝”,看在眼里, 喜在心头,成天笑眯眯地看着,乐得合不拢嘴。对儿子,他总是迁就放任,什么都依着孩子,从来不管不教,任其自然发展。生怕严格管教,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过了几年,儿子有六七岁了。由于父亲的娇惯,孩子慢慢滋长了一些毛病,不许人管,只要一不高兴,不是张口骂人,就是动手打人,简直是强横霸道,无所不为。而那富翁还觉得挺好,心里想:孩子长大了肯定吃不了亏。而且,他也总觉得儿子年纪还小,不懂事,从不认真管教,敷衍两句就拉倒,对儿子一直是采取宽容、放任甚至纵容的态度。

随着年龄的增大,儿子的恶习不断膨胀,胆子越来越大。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他竟常常私自偷拿他父亲的钱,到外面去吃喝嫖赌。他常常一掷千金,输得干干净净,可他毫不介意。他觉得,反正父亲有的是钱,输了再去偷啊!

后来,他父亲终于知道了,非常生气,觉得再不管就不行了。于是,有一天,他找到赌场,当着众人的面,把儿子破口大骂了一通。没想到,儿子不但不怕,反而恶狠狠地指着父亲的鼻子张口大骂:“你这老东西,该死不死,还敢骂我?你当心点儿,我迟早要弄死你!” 父亲听了儿子的话,气得浑身发抖,差一点没背过气去。

父亲心想:儿子这话虽说是在气头上说出来的话,也不能不防着点。当天晚上,富翁便把一只小木桶放在铺好的被窝里,就像是有人在睡觉的样子。他自己呢,则静悄悄地躲在床的后边,屏息凝气,偷偷地看儿子的动静。

过了没多久,只见儿子轻手轻脚推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进屋来,手里提着一把锃亮的大斧头。一到床前,就怒气冲冲、咬牙切齿地举起手里的大斧头,狠狠地向床上的被子乱砍了一通。只听“啪”地一声,小木桶碎了,儿子以为是他父亲的脑袋被砍碎了,丢下斧头仓皇地逃走了。

光阴似箭,一晃过去了十多年,这位富翁已经八十多岁了。暮年孤独,苦不堪言,睹物兴怀,百感交集。他虽恨儿子,但仍希望儿子能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回到自己的身边来。

有一天,老人家正在一个桑园里独自散步。忽然,有一位年逾三十的农夫径直朝他走过来,手指身旁的一个很粗的老桑枝,礼貌地对他说:“老人家,请你把这株老桑枝弯过来。”

那老人家笑笑,摇着头对眼前的农夫说:“老弟!老桑枝已经那么粗了,哪里还能弄得弯呀?”

那农夫说:“不错,不错。桑枝要从小弯,儿子要从小教呀!”

老人家听了这句话,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很后悔儿子小时没有好好塑造他。禁不住老泪纵横。

这可能是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它所说明的事实却是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问题,在最容易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年龄,如果你放弃了,或者错过了,那可能会让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出现偏差,甚至更坏的后果。我们要学习上文的美国妈妈,为培养出孩子好习惯,讲究策略,适时让他吃点苦头,这是必要的,也是很有效的。

培养好习惯需要引导力

在培养孩子好习惯这个问题上,肯定有很多家长是无计可施的。孩子的自我导向能力是很差的,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是值得坚持的,这就需要家长具备一定的引导力,即是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能力。这个引导有一个窍门,那就是家长要学会激励孩子,让孩子自觉地、主动地约束自己。家长要学会激励要针对需求。

但什么叫激励要针对需求呢? 这里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下:

大街上躺着一头驴子,严重阻碍了交通。几个壮汉推也推不动,拉也拉不走。交警想尽办法也无济于事,只好掏出枪来大吼:“再不走,我就开枪了!”驴子只是晃了晃它的耳朵,依然不动。这时候,一老农手拿两个萝卜在驴子眼前晃一晃,懒洋洋的驴子两眼一亮立刻起来,跟着老农走了。

推、拉、吼对驴都没用,只有萝卜才请动了驴!老农是最懂得驴心的人!其实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家长不能拿着鞭子一步步地赶, 或者是板着脸对孩子说:“来,我得教育教育你。你应该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好好……”总希望通过简单的教育方式来达到教育目的,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我们家长要能懂得孩子的心,善于抓住孩子的内心需求,找到让孩子喜欢的那个“萝卜”来引导孩子自己动起来。

归根到底,家长要利用激励要针对需求的办法来培养孩子好习惯,首先你得了解自己的孩子,他的性格,他的追求,以及他的弱点,等等,根据各点各个击破,那么自然水到渠成。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在他的著作中写过一个著名的教育案例,案例中父亲培养孩子的手法可谓高明而不着痕迹,令人印象深刻。

孙云晓是这样说的:

上海某学校有一个语文老师夏老师,他小时候练就了一手非常端庄漂亮的字,让学生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一天孙云晓去采访夏老师。

“您的一手好字是怎么练出来的?”

听我问及此事,夏老师神秘地笑了,说:

“这个原因谁也猜不出来。”

原来,夏老师的父亲是中医。许多年前一个暑假刚开始的一天,父亲拿出一摞医书,对三个儿子说:

“这些医书是我借来的,请你们帮我抄下来,有重要用处。”

当兄弟三人准备抄写时,父亲又提醒道:

“抄医书非同寻常,抄错一个字就可能给病人开错药方,害了人家性命。所以,必须字字端正清楚,不可贪玩马虎。抄好了我有奖励。”

孩子们听了,无不心生神圣之感,似乎真的成了医生,如同给病人开处方一般,一笔一划,刀刻斧凿一样。夏老师是老大,自然要做出表率,比弟弟们更加认真。

几个假期,兄弟三人与医书为伴,练出了坐功,练出了严谨,也练就了一手好字。每个假期结束时,父亲带儿子们去大世界玩上一整天,那份自豪与痛快,回想起来让人心醉。

听到这里,我拍案叫绝:

“你父亲是高人,他这是培养你们兄弟三人的良好习惯呀!”

夏老师点点头,说:

“是啊,不过这是我们长大以后才悟出来的,那时可当真了。至今我对医书都有一种敬畏之感。”

后来夏老师的两个弟弟,一个担任了厂长,另一个做了企业的工会主席。兄弟三人的成才都得益于抄医书养成的严谨作风。

看到这里,每个人都会深深惊叹于这位父亲的教育智慧。通过让孩子们帮着抄医书一事,巧妙掩盖了父亲真实的教育意图,孩子们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被教育、被强迫的痕迹。

教育是一种艺术,最高明的教育应该是春风化雨,不露教育痕迹的。

一位年轻的妈妈,只是一个普通职员,但是她对教育孩子却有一套自己的方式。她经常喜欢用一些小“计谋”来对付孩子。比如:孩子刚读一年级时,每天老师都会留点家庭作业。作业虽然不多,但儿子因为没有养成做作业的习惯,总是拖拖拉拉半天做不完,10分钟的作业儿子可以边玩边写磨蹭一个小时。催促一下写一点,不催促就又玩别的东西去了。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每次接儿子一回家,她就对儿子说:

“儿子,快写作业,写完作业我就带你到下面去玩。”

“儿子,快点,今天晚上妈妈带你到桥头公园去滑冰。”

“儿子,赶快写完作业,今晚上妈妈陪你看一部好碟,叫《白色星球》,非常好看。”

“儿子,快写作业,妈妈今晚上陪你下棋。”……

儿子一听,高兴得不得了,赶快认真写作业,妈妈也兑现她的诺言,儿子一写完作业,就带孩子玩。就这样,通过这个办法,一次、两次、三次……他快速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行为得到不断的重复,最终形成了快速高效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儿子就这样被妈妈用一个“小计谋”给“暗算”了。

另一位明智的爸爸做法也高明。

有一段时间,爸爸发现二年级的女儿在假期里睡觉越睡越晚。有时到了晚上10点都不肯睡觉,早上又起不来。于是他就对女儿说:“宝贝,你不是想打羽毛球吗?说实话,下午我实在抽不出时间陪你打球,你要真想打球,早上我可以陪你打球。”

孩子听说老爸终于肯陪他打球了,非常高兴。晚上早早地上床睡觉了,第二天早上,爸爸高声喊到:“宝贝,起床喽,打球去喽”。女儿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高高兴兴跟爸爸打球去了。就这样,打了一段时间的球,女儿晚上晚睡晚起的坏习惯就没有了。

又说这个爸爸发现女儿另一个问题,就是她刷牙的时候不愿意挤牙膏刷牙。由此爸爸推断出女儿没有打心眼里重视刷牙,也没有意识到人有一口好牙齿的重要性。

这位爸爸不希望强迫女儿,怎么办呢?

一天晚上,他们一家三口在看电视。看到电视剧里的男女主角和广告里的人露出一口洁白好看的牙齿时,爸爸故意夸张地对孩子妈妈说:“这个人的牙齿好白好漂亮呀。”

孩子妈妈也会意地大声附和:“这个人笑得好灿烂呀,主要是因为她有一口好牙齿,如果她的牙齿不好看,又黄又稀的,估计她不敢这样笑。女孩儿更应该有一口好牙。”

女儿坐在旁边扭头看看他们,盯着电视静静地看着,没有说话。爸爸就知道女儿开始思考刷牙的事情了,七八岁的孩子已经懂得美与丑了,利用这种旁敲侧击的方式就会更有效。

第二天早上起来,爸爸发现听到了女儿在洗脸间刷牙的声音,比平时刷牙时间长。

紧接着爸爸的一个同事要去补牙。当时爸爸正好有空,就带上女儿和同事一起去了看牙医。他们来到医院,女儿看到那些贴在墙上的爱牙宣传图,可能看到不好看的吧,女儿吓得用手掩住了小嘴。再看到医生用尖尖的利器给爸爸的同事钻牙,看到同事吐着带血的口水,女儿可紧张了。爸爸趁机又请医生给他讲了一些不刷牙的危害……总之,这一次的所见所闻让女儿大为震惊,爸爸什么话也没有说,但他知道女儿内心真的开始重视刷牙这件事了。

以上这两个例子,都是家长利用了孩子内心的需求、渴望来循循善诱他们建立良好的习惯,而不是威胁和强制。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谁会愿意被硬性教育。如果父母动辄把孩子拉到身边,对孩子说:“来,我得教育教育你。你应该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好好……”孩子肯定会烦的。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卡内基有一句话说得好:“行为乃发自我们的基本欲望。”“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影响他人,就是提出他们的需要,并且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得。”这些话如上文“萝卜请驴,老农懂驴心”的原理如出一辙。实际上,能触动孩子前进的动力,就是那教育中的“萝卜”。你会使那“萝卜”,就是你的引导力在发生作用。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去除坏习惯用减法

许多家长产生过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这样的疑问是很正常的事情。习惯是人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是一种意识不到的举动,自然而然发生的行为。所以在培养好习惯的同时必然要矫正不良习惯。正如培养好习惯有方法一样,矫正不良习惯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首先,培养好习惯用加法,这个加法如何理解?

心理学上有个“21天法则”,我们可以通过连续21天对孩子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训练,坚持不懈,一天天加强效果,就会很容易达到目的。

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作用强化,会形成习惯。而利用这个方法培养习惯,前三天最关键,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熬过前三天你就不会觉得是种痛苦,一星期后你就会产生兴趣,21天后你做这些事就成了理所当然。培养一个习惯就像烧开水一样,烧烧停停水永远不会开,刚热了又凉了,只有一口气将它烧到100℃,你就成功了。这就是用加一加一加一方法产生效果的原理。

至于去除坏习惯用减法的道理同上,就是减一减一减一,通过循序渐减的原理,将原来的行为习惯弱化了,坏习惯便能逐渐消除。

举个常见的例子,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都会有写作业拖拉磨蹭的习惯。上了二年级的小力也是这样,每天写作业都是拖拖拉拉。明明是快则半小时,慢则1小时的功课,他每天都能写3个小时以上,为此,小力的妈妈很伤脑筋。恰好他的奶奶是位退休老教师,暑假时给他补课,发现他反应快,但是不能集中精神,往往写几分钟就起来东走西走,每小时至少五六次。为此,奶奶想出了各种办法,每天都抽出时间陪他写作业。他每写几个字必须围着屋子溜达一圈,即使有时候在奶奶的强压下不能离座,勉强写作业,可是奶奶只要一离开房间,他立刻我行我素。

客观上看,小力写作业已经长期养成不能专心的习惯,要他写作业不起来走动实在不容易。孩子这种不良行为,若是属于初犯,可以运用忽视、不直接作反应的方法来削弱。但事实上,真正初犯就被注意到的不良行为很少,多数是出现好多次以后才被发觉。这些长期养成的行为,父母或教师发现的时候,已经相当牢固。可是一般父母或老师往往忽略这项关键因素,恨不得马上改善。因此,会把儿童所要改善不良行为的标准定得很高,很严格,很硬性,半点也不通融,形成双方对立的尖锐形势,这样的对峙的情况,根本无法有效解决孩子的不良习惯问题。小力的奶奶毕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使用了许多无法奏效的方法之后,她想到了运用减法去帮助孩子去掉坏毛病。

首先,奶奶抓住小力爱看动画片这个特点,与小力约法三章,如果他写作业时,每小时能减到3次之内的离座次数,就允许看电视,否则就禁止看晚上6点钟的动画片(因为动画片对他有吸引力,是他每天的必修项目)。结果第一星期有3天达到标准,3星期后可以完全做到。

其次,等他能完全做到每个小时离座不超过3次的标准时,再把标准依次提高到2次、1次。这样,3个月后,他终于改掉了写作业拖拉的习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改掉一个坏习惯,需要递减法。就是说孩子的坏习惯,必然有一个过程才能改掉。用递减法减去孩子的不良习惯,就像戒毒。有人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旅游,在大街上发现有的店里卖毒品。他感到很奇怪:全世界都在戒毒,你们怎么卖毒品呢?荷兰人说,我们是卖给那些戒毒的人的,他戒毒一下子戒不掉,我们允许他们微量吸毒,凭一个证,可以来买点儿,让他逐渐减少。这就是递减法。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坏习惯就和毒瘾差不多,一定要用递减法去矫正,就是说我们可以借鉴这个做法,就是给孩子一个过程,让他们慢慢地把坏习惯改掉。

如何改掉孩子的坏习惯,我们的教育建议是: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标准,否则,目标太高,孩子实现有困难,目标太低,无法产生训练的效果。如对于写作业,每小时有1次走动是正常的,不要一下子把标准定成零次,孩子做不到你会生气,他也会有挫折感。但如果我们坚决反对孩子的某种行为存在,如乱扔脏物,那么就可以采用零次的标准。

第二要了解孩子的喜好,既是投其所好,也可以是有所奖励。选择什么样的奖励则必须了解孩子的喜好。如孩子特别喜欢动画片,就可以把动画片当成孩子改正不良习惯的刺激物,而且最好只有一个。特别要注意选择的必须是儿童非常喜欢、强烈需要得到的东西,否则效果就无法保证。

最后一个建议是:耐心坚持。任何坏习惯的改正需要采用渐进的方式,逐步要求儿童递减不良行为的次数。这需要耐心坚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长不能希望孩子的坏习惯在一夜之间踪影全无。

找老师帮忙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七八岁的孩子进入广义上的第二个叛逆期。这时候他们正处于一、二年级的阶段,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孩子还是延续着幼儿园里的习惯——对老师崇拜和依赖。在家里,被父母家人宠惯了,反而不会太听家里人的话。

在某小学二年级一节自由讨论课上,老师问学生最崇拜的人是谁。全班56个孩子叽叽喳喳地开讲开来。有的说是科学家;有的说是爸爸;有的说是奥特曼,还有的说奥巴马,可是一个看起来挺调皮的一个小男孩说是老师。这着实让老师吃了一惊。老师问他理由,孩子说:“老师很威风,管着这么多小朋友,小朋友都要听老师的话,而且老师无所不知,谁得到老师的表扬都会美上一整天,做什么都有劲。”

是的,对于自我认识还不是很清晰的一、二年级孩子来说,老师的作用仍然很明显的,就如上文的小男孩提到的“得到老师的表扬会美上一整天,做什么都有劲”。

对根据一、二年级孩子这种信任以及崇拜老师的心理,我们可以好好利用来帮助孩子改正其坏毛病,培养好习惯。

例如有个家长说过这样的事情:

我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写字时很喜欢趴在桌子上,眼睛距离书本和作业本都很近,为此我经常提醒他趴着写字眼睛容易近视,可是孩子总是拿我的话当耳旁风。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觉孩子写字时做得端端正正的,我大吃一惊,疑惑地问孩子:“今天写字怎么做得这么端正?”孩子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老师告诉我,趴着写字对眼睛视力有伤害,而且趴着做对身体的骨骼发育不好。我可不想小小个就要戴着一副沉重的眼镜,也不不想还没长大骨头就长歪了。”

另一个二年级孩子的妈妈也有这样的经验:

我的孩子自从上了小学就变得非常懒惰,什么事情都懒得动手做,平日里写完作业,玩完游戏或者吃了零食都不会动手把后续工作做好的,经常发现他的作业本、书本,零食袋子到处乱丢。为这事,我没少跟他讲道理,可是大大小小的道理讲了无数次,我的话孩子左耳进,右耳马上就出了,懒散的坏毛病依然改不掉。有一短时间,我发觉孩子放学回来总是左一句老师说,右一句老师说,仿佛老师说的东西都是对的,我就悄悄给孩子的老师打了个电话,老师也乐意帮助孩子,结果老师只使了一个小小的激将法就把孩子的毛病纠正了。

也许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把自己的话单耳旁风,却把老师的话当“圣旨”,感到很疑惑,莫非老师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

事实上,这只是孩子开始人际交往的一个很基本的心理体现而已,试想,我们成人是不是更在意比你好的人对你的评价,因为他学识渊博或者在某方面具有权威,所以你不自觉地很注重这个比你优秀的人对你的评价,不自觉地认同他的意见。这样的道理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同样适用,老师多是具备权威的一方,孩子很单纯地为了得到老师的好评价,他总是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因此,如果孩子有某些方面的坏习惯,请老师帮忙,往往事半功倍。

###第三节:1-2年级,培养孩子好性格、好品质的关键期

性格内秀后劲力强

通常,家长们都认为活泼开朗的孩子招人喜欢,各方面都会比较出色,而性格内向的孩子就是一个闷包,木讷、懦弱,没有朝气,这样的孩子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可事实完全正确吗?是不是一个人性格内向就说明他没有活跃的思维呢?答案是否定的。

童年时代的爱因斯坦个性很内向,他喜欢独来独往,时常故意躲开小伙伴、同学,即使同亲人在一起,他也只是一个沉默的听众。谁要是破坏了他独处的心境,一向沉静的他会突然爆发出激烈的情绪,正是这样一种高度追求独处的个性,让他得到自由而独立的空间思考问题,继续成为最伟大的科学家。

英国当今王储威廉王子,从小性格内向腼腆,从不喜欢在公众场所成为众人的关注的焦点,因此从小学起,他就是个话不多的人,从来都是默默做着自己的事情。

我们把一个事实做一个假设,来验证一下普通孩子内向是否就是“闷包”的没有出息的一族。

菲菲今年18岁。看到菲菲的第一眼,大家都觉得她是个很文静的乖乖女,但随着你和她深入接触,你能发现菲菲性格中一股强大的气场,让你不得不另眼相看。菲菲的小学老师评价她“是个很内秀的孩子。”其他人也评论说,菲菲平常确实话不多,也不爱张扬,但跟菲菲相处你会觉得很自然、很舒服,还会发现她很有思想,很谦虚。比如把一件事交给她办,她不会说如何如何做好,而是用行动去说明,她总是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

好了,由此,我们假设菲菲小的时候也是一个被判断为性格内向的孩子,她确实不爱说话,别人嘲笑她她也不会竭力反击;不爱和别人成群结队地去耍闹;也不喜欢炫耀自己的新裙子等等,因此你判断她没有什么发展潜力,将来只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只能过普普通通的生活。可是,现实却是有别于这个推断的,因为性格看似内向的菲菲背后隐藏着长长的一串活动经历:担任南外艺术节主持人、是南外模拟联合国训练营成员、为红山子弟学校支教、组织同学去孤儿院献爱心等。而她获得的荣誉也是数不胜数,譬如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南京市拉拉操比赛一等奖、南京市市级三好学生、南外校园体育十佳、周恩来奖学金多次获得者等。除此之外,更能说明她发展潜力很强的是,校长为她亲自给哈佛大学写了一封推荐信。这些荣誉和经历说明,性格内向并不等于木讷迂腐,可能是内秀呢,内秀的孩子的后劲力是非常强的。

其实孩子的性格活泼或者内秀并不能决定他将来成功与否。成或败更大的因素其实在于教育的方式、内容。一个孩子再活泼,没有受到好的教育,他的性格天赋就会失去作用。一个性格再内向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细心的引导,也能有所发展。

所以,结合性格,施予正确的教育,可以很好地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潜能,反过来,懂得教育的道理,注重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同样可以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条件。

1-2年级,孩子的性格尚未定型,也很听父母的话,这是塑造孩子好性格的最好时机。家长这时注重孩子性格塑造,或者通过潜移默化,让孩子不知不觉端正了品行,定型了性格。

可可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也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今年刚上小学二年级,其父母对她的“不功利”教育十分成功。从小可可就喜欢跳舞,妈妈就把她送到培训班去训练,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学到了小学二年级,另外还学过电子琴、中国舞和声乐。在小学二年级,周围的小朋友开始学奥数,她也开始学奥数。可能和一些家长不太一样的是,父母让可可学什么都不要求拿名次或证书,只是随她的兴趣,这让可可和同龄人相比多了一些淡定,少了一些压力。可可尤其尊重自己的妈妈。因为妈妈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十分认真踏实,始终保持着一种学习的状态,耳濡目染中对可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为父母并没有对可可内向的性格产生过什么质疑,反而顺其自然地让她去接触社会,接触小学生应该接触的东西,让她自己去感受外在,消化所得到的知识,而且父母注重言传身教,慢慢地由内向过渡到内秀,孩子迸发出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

面对孩子“偷窃”,家长该怎样引导

当孩子初入小学,尤其是进入到二年级,很多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的书包和文具盒里会有很多并不是他自己的东西,你要是问他这些东西哪里来的,孩子大多说捡来的,起初家长不以为意,真的认为这就是孩子捡来的,可是随着孩子的生活中也经常出现说谎行为,家长才知道原来孩子有说谎并且“偷窃”的行为。这一发现可吓坏了家长们,甚至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教育孩子。

例如这位妈妈在给老师的信中说:

这段时间我非常的痛苦和无助,直到您打电话告诉我班里的一个小朋友丢了自动铅笔,是在我儿子的书包里发现的,我才知道我上二年级的儿子竟然在班里偷拿同学的自动铅笔和橡皮擦,而且有好几次。其实在这之前我发现在他的文具盒里有一些铅笔和橡皮擦不是他的,我问过他,他说是同学送的。当时我也没在意,我也知道同学之间有相互之间送东西的(这是我最大的失误)。出了这件事情以后,孩子的爸爸先是很严厉地骂他,本来是想打他一顿的,但考虑到这种暴力的方式不一定有效,也没敢打他。面对孩子这样的情况,该如何着手去纠正呢?

相信很多家长都如这位妈妈所说,发现孩子“偷窃”,说谎,很生气,但又深知打骂不是上策,那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孩子“偷窃”的原因。熟知儿童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儿童期孩子其实还没有“偷”的概念的。通常7岁以下(有时八九岁)的孩子,还没有“所有权”的概念。无论在什么场合,当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其他东西,他们就会想到“拥有”它。此时,他们的思考逻辑是:噢,我太喜欢这个东西了,这要是我的该多好!怎么才能让它成为我的呢?啊,有了,要是我悄悄地把它放在我的口袋里,拿回家,不就是我的了吗?对,就这么干了。于是,孩子就“拥有”了这件东西。可见,这是一个典型的、完全没有一丁点儿涉世经验孩子的思维方式。七八岁的孩子虽然也具备一些理性思维,但是遇到极度喜欢的东西,又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得的时候,就会发生这种“故意拥有”行为,在孩子还未具备道德价值判断的时候,孩子初次或偶尔几次出现“故意拥有”行为,千万不要随意使用“偷窃”的概念,更不能口若悬河地大讲特讲偷窃多么的可耻,或者要被警察抓走等威胁和恐吓。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焦虑,不仅仅长此以往会让孩子的人格扭曲,更严重的是,孩子越感到恐惧,就越有压力,压力越大,他们就会越去“故意拥有”,久而久之,就真正成了一个惯偷。

除了因为“故意拥有”心理而导致的“偷窃”,还有因家庭教养方式不当而引发孩子“偷窃”。一些大人对一、二年级的孩子管教相对比较严,孩子的需要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来得到满足,因而通过其他的途径即私下拿钱或物来得到满足。有的大人不给孩子任何零钱,当其他孩子在自己面前炫耀其优势时,孩子自尊心似乎受到伤害,于是他会趁着别人不注意时,偷了钱去买东西在别的孩子面前炫耀,以获得所谓的心理平衡与自尊心。

伟伟小学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优秀,还当过班长,老师对他很好,爸爸妈妈也很爱他,但是不会给他零花钱,看到别的同学都有零花钱去买各种各样的零食和玩具,但是他没有,有时候同学还会嘲笑他是个穷光蛋,他对钱充满了渴望,看到钱他心里就痒痒。有一次看到一位同学把五块钱放到书包里。他趁人不注意时偷偷拿了在学校外面买了一把玩具手枪。

这一类孩子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让孩子在某方面特别缺少关爱。出现这种情况多是一些父母工作较忙,他们比较关注孩子生活上的需求,而忽略心理上的安慰。还有一类家庭条件相当好的孩子,他“偷窃”只是为了引起他人关注,有病态的倾向。

面对孩子“偷窃”行为的种种原因分析,家长要做的不是埋怨自己不会教孩子,也不要埋怨孩子不争气,而是想办法做出正确的引导。

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所有权观念,这是教育孩子区分“我的”与“他的”区别。需要从小就教孩子识别别人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有所不同,可以常常告诉他们:“这是你的玩具”,“那是爸爸的书”。还要让孩子知道,如果想要用别人的东西,就要事先征得别人的同意,用完之后马上还给别人,而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家长还可以在平常带孩子逛街买东西时,让孩子体会“不是自己用钱买的东西就不可以拿回家”。这样,孩子就慢慢地了解了什么是可以拿的,什么是不可以拿的了。

假如孩子禁不住众多诱惑而出现“偷窃”行为时,家长千万不要态度粗暴,随便打骂,以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因为态度粗暴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发现孩子“偷窃”时,要记得维护孩子的自尊。家长们在教育时一定要顾及孩子的面子,尽量不要给他们安上小偷的罪名。在事情发生之后,一般不要在别人面前提及,争取把事件的影响范围缩减到最小。

对于年幼的孩子,为了形成孩子的道德习惯和判断,最好的方式是每一次都要有耐心。如,妈妈:“儿子,这个玩具真好看。你一定很喜欢吧?”儿子:“是的,妈妈,我太喜欢了。”妈妈:“是吧,我想知道你是从哪里得到它的?”儿子:“我是从丽丽家里拿的。”妈妈:“是吗?那我觉得丽丽也一定会喜欢它,你说是吗,儿子?”孩子想了想说。“对。”妈妈接着问。“要是丽丽那么喜欢它,现在她找不到它,是不是就会非常着急?要是你喜欢的玩具被丽丽拿走了,你找不到,是不是也会很着急?”儿子:“对,是的。”妈妈:“那怎么办哪?我们给丽丽送回去好吗?”儿子:“好的。”问题就这么轻松地解决了。这样,每一次孩子都在你的塑造策略中学习,随年龄的增长,就逐渐学到了“所有权”的概念,就不再“故意拥有”别人的东西了。

只有我们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他们才能慢慢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第二章:孩子上小学,心理需要一个过渡期

孩子初入小学,在新环境中多少都会感到拘谨或害怕。这个时期,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了,心理上也需要一个过渡期,孩子需要去适应新环境、新伙伴以及新老师。家长要多与孩子谈谈小学的生活,多为孩子营造一些在小学学习的美好气氛,引导孩子积极与同学、老师交往,令他在心理上接纳小学,这样就可以增强信心,慢慢地摆脱对大人的依赖,开始独立处理自己学习与生活上的事情。

第一节:一年级孩子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家长的过度焦虑会传染孩子

许多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反映,一年级的家长在孩子新入学时普遍都显得很焦虑,他们生怕孩子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无所适从,担心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害怕孩子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关爱,等等。

这种心理为什么会发生在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的身上?我们且听一听家长们的想法。

小学环境与幼儿园完全不一样,幼儿园的老师和阿姨是异常温柔友好的,她们会抚摸每一个孩子的头或者拥抱他们,增加他们对新环境的安全感。

小学里有着比较多的规矩,孩子进入就读必然会花费一段时间去适应,而在这段时间里,孩子表现出来不接受小学,他时常沉浸在对幼儿园的回忆当中,家长很担忧他无法转移角色。

小学里的课程一下子增多,时间变长,家长便很担心孩子适应不了这样的课堂模式,从而导致孩子不愿意上学,讨厌小学。

一般来说,无法适应新环境,怀念幼儿园或者入学厌倦,可能是每个小学一年级孩子都要经历的过程,这些症状总结起来就是入学焦虑。正常地对待孩子这些表现,可能会慢慢平稳孩子的焦虑,但是如果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应对不当,表现得过度焦虑,就很有可能会将自己的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使孩子本身存在的焦虑情绪持续更长时间。

不少老师认为,很多孩子之所以产生焦虑问题,就是没有做好孩子的心理过渡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家长本身也过度焦虑,这是孩子更加焦虑的根源。

一位从教多年的小学老师说:

现在的家长往往比孩子还紧张。家长的焦虑在开学阶段的一个表现,就是停留在校门口久久不肯离去。其实他们不能进校门,什么也看不到,但他们就是可以望着孩子进校的方向一直望到中午,每天乐此不疲。

一些家长,一下课就询问孩子老师凶不凶,同学友不友好,上课难不难,并且教导孩子遇到这些情况的应对策略。以上言语让孩子误认为小学是个地狱牢笼,慢慢地将孩子的思维往老师凶不凶,同学友不友好,上课难不难等问题上关注,而忽略了孩子上学的本质意义——学习更多的知识。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长的问题。打个比方,开学了老师会请孩子带些自己的图画贴在教室里,目的是让他们进教室看到自己的作品,可以缓解陌生环境下的焦躁情绪,但有些家长就会把这件事看得很紧张,会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无形中这种紧张会影响到学生,与学校的本意背道而驰。

家长对刚上小学的孩子适当进行多一点的关注是很正常的。可是有的问题重复得多了,或者强调的程度重了,都会无意中给孩子造成一股压力,让他产生焦虑,甚至诱发说谎行为。

某家长谈到一年级小学的孩子刚入学的情形时说:

孩子上小学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了,孩子每天都高高兴兴的,感觉他的角色转变还是很顺利的,和同学的关系也处得很友好,但是最近发觉这孩子回家喜欢报喜不报忧,一谈到学习问题,只和比他差的同学比,从不提比他好的同学。

老师说:“这恰恰是因为家长过于关注分数而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报喜不报忧其实是孩子逃避压力的一种自我解脱的方法。”

家庭教育和家长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对一年级家长的心理辅导是学校的主要工作。

家长的这种过度关注很有可能会引起学生的焦虑,从而引发学生在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上的障碍。从各个学段来看,小学新生家长的压力最大。这个巨大的压力来自家长对有如一张白纸的孩子无限的期望。

孩子多动源于心理习惯和缺少注意力训练

通常许多人都认为,孩子一刻都坐不住,手里总不闲着,不是玩玩这个东西,就是弄弄那个物件,这样的表现就是多动症。其实不然,小儿多动症在医学上有比较严格的界定:凡各种有实质性损害的大脑疾病,如脑炎、脑膜炎后遗症、智能低下、遗传性疾病、脑损伤、各种脑病、先天性脑发育不全,以及精神病、贫血、铅中毒等所表现的多动、注意障碍、冲动任性、认知能力或协调动作障碍等症状统称为“多动综合征”。这是广义的多动症概念,另一个狭义的定义,认为多动症儿童并无明显大脑实质性损害,其智力正常,又找不到明确病因,有轻微脑功能障碍而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或行为障碍。突出表现为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多情绪冲动、任性,有知觉、认知、语言或协调动作等障碍。

一般有自控能力差、注意不集中等表现的孩子都有狭义上的多动症的某些表现,并不能有个别表现就轻易判定这个孩子多动症,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极不利。

面对这类多动症,家长该从孩子的心理上寻找原因。

聪聪今年是上一年级,他尽管很机灵,但喜欢捣蛋,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很差,也不喜欢上课。现在上小学了,老师却常常反映他最多能坐10分钟,其他时间思想不集中,和同学说话……聪聪的母亲为此担忧不已:“难道孩子得了小儿多动症?”

上课还不到5分钟,孩子们的坐姿就变形了,靠着的,趴着的,歪着脑袋的,屁股在凳子上挪来挪去的,部分干脆只管自个儿站起来,在教室里溜达一圈。有些孩子才上完第二节课,就背起书包要回家了。

不知道我们发现没有,这以上谈到的孩子的“多动”表现,全是幼儿园孩子的典型特征。幼儿园最长的课堂也就20-25分钟,而且在20-25分钟里,孩子有大约一半的时间是在游戏中度过的,亦即是孩子能安定坐着的时间就是10分钟左右。聪聪上到小学仍然保留着幼儿园上课的习惯,以为小学和幼儿园一样。而第二个例子所谈到的孩子在上课不到5分钟,孩子会以各种姿势出现在课堂上,更有甚者会“只管自个儿站起来,在教室里溜达一圈”、“才上完第二节课,就背起书包要回家了”,这些很明显也是幼儿园学习生活习惯的保留,比较随性。

总的来说,能顺利进入小学就读的孩子很少出现器质性的多动症,更多的是孩子专注力、自控力不强造成的多动,能够追溯到的原因是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了几年,已经形成相当固定的心理定势,孩子认为的上课是可以做游戏活动的,所以我们要改变孩子这种习惯性多动,要从改变孩子的心理定势出发。首先我们要给孩子明确小学与幼儿园的学习模式是不一样的,把不一样的地方一条一条列出来,这样孩子才能用他特有的形象具体思维去理解其中的差别。

在这点上,一位在课堂上喜欢搞小动作、说话的孩子的爸爸做得很到位。他找来纸和笔,准备和孩子讨论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别。他没有主动列出来有哪些差别,而是提问孩子。

他问孩子:“你去到小学有什么和幼儿园不一样的呀?”

孩子说:“小学有很多书,很多笔,我们每天上课都会用到书和笔,很少做游戏,在幼儿园有时候不需要看书,也不需要写字,经常可以做游戏。”

为了再加深孩子的印象,爸爸当场为孩子解析:“确实如此,小学是正式开始学习知识的地方,学习知识必须要看书写字,在课余时间才能做游戏,这就是小学学习的样子。”

爸爸又问:“幼儿园上课上几分钟?小学上几分钟?”

孩子说:“小学上得要比幼儿园久,但是我不知道会上几分钟。”

爸爸就孩子的疑问解答:“幼儿园上课在15-25分钟,但是小学每一节课都是40分钟,在这40分钟里,你都要学习功课,如果不认真,就会被老师批评,那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哦。”

爸爸继续问:“小学里上课能不能随意走动、随意吃东西或者随意说话?”

孩子回忆了一下,很肯定地回答:“不能。老师说过上课我们都要在自己的座位读书写字,不能说话,不能和同学聊天、做游戏。”

爸爸根据孩子的回答。在纸上列出了不同的地方,每天放学回家都让孩子确认一下孩子有没有做到这几点。刚开始的时候,爸爸会打电话向老师确认,几次之后,孩子在课堂上多动的习惯已经改过来了。

对于专注力缺失的孩子,我们需要多在训练上着手矫正孩子多动。训练包括玩玩棋类、拼图游戏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训练以及养成定时习惯。

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生活到小学有规律的学习,孩子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多和孩子玩棋类游戏、拼图游戏,这些游戏可以让孩子集中注意力。也可以训练孩子安静地坐一段时间,时间的长度可以从幼儿园一节课的20分钟慢慢过渡到40分钟。这段时间里可以让孩子看看书,画画,可以给他讲故事,让孩子习惯倾听。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定时看书、定时喝水、定时如厕的习惯,这样有利于让他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学习困难综合征

一位家长在孩子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时候发现,孩子不能正确辨认字母、单词或按逆方向阅读,也不能将字母和发音联系起来进行朗读;朗读时增字或减字;朗读时不按字阅读,而是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阅读;听写成绩很差;阅读速度慢;逐字阅读或以手指协助;书面表达自己的意思非常困难,抄写速度慢。学习数学时缺乏数概念,不懂得数的大小;数数困难,在大声数数时,常会把一些数字跳过去;序数理解有困难,如不知道一周中的第二天是哪一天。这导致孩子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都拿了零分。

这个家长开始以为是孩子智商有问题,于是去医院进行了IQ测试,但是医生结合孩子的种种表现,诊断为“学习困难综合征”。

“学习困难综合症”这个名词,家长和老师们很陌生,但是有“学习困难综合症”的孩子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学习困难综合症(Learning Disabilities)是一种学习技能的发育障碍。这类儿童并非呆傻或愚笨(IQ都在70以上),而是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获得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表现在阅读、计算或绘画等单一方面的能力低下,而其他技能均正常。所以常出现某一门功课的成绩好,而另一门成绩差的偏科现象。

这些失调源于个体的内部因素,假定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失调,并且可能存在于一个人的一生。伴随学习困难,人可能会在自我调节、社会知觉、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出现可问题。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认为,学习困难是神经系统造成的,特征是辨认字的正确性及流畅度有困难,以及无法拼写,语言的拼音组成有困难。我们所讲的“学习困难”一般是指由于有读写障碍、多动症及阿斯伯格等症状所产生的学习能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肢体协调不佳,以致缺乏社交能力等的具体表现。

以上案例里的孩子明显就是在阅读和计算方面出现了困难,在研究中这两种学习困难分别表达为“阅读困难”和“数学困难”。

学习困难综合征中,除了“阅读困难”和“数学困难”,还有这几种症状:书写困难、绘画困难和交往困难。

书写困难主要表现在:握笔方法不正确,手指过于接近笔尖,或过于远离笔尖;只用食指来运笔;纸的位置不正确,常移动或放得太斜;书写姿势不正确,身体与桌面的距离不当,太远或太近;手臂与身体的距离不当,太贴近身体或太远离身体;力量控制不当,用在铅笔上的力量过重,会折断笔尖或戳破纸;肌肉过于紧张,手指僵硬,运转不灵活;力量不够,握不住笔或笔道太浅;字不均匀对单个字的结构缺乏理解,该大的不大,该小的不小,如“吃”的左右两部分写得一样大,变成“口乞”;字与字大小不一,粗细不一;字间距不当,每个字的组成部分之间距离太远,如“明”的左边部分与右边部分距离太远,变成了“日月”;字与字之间距离太大或太小;笔顺不正确,不遵循笔画顺序,如“国”字,先封口,再写里面的“玉”字;把一笔分成两笔,或把几笔连成一笔;字迹潦草,字没有结构,东倒西歪,不成比例;没有笔画,横不像横,竖不像竖,信手乱涂,有时连自己都认不出写的是什么;字混写,特别是在写拼音字母或数字时,分不清6与9、5与2、b与d、p与q等。

绘画困难是由于不能正确掌握空间概念,因而在画图时定位不准,涂色不合规范,严重时甚至造成前后、左右位置颠倒。

交往困难也可能是由于学习困难衍生出来的症状。患有此症的儿童不会主动与人交往,经常遭受同学的讽刺和挖苦,因而使得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进一步加重。

孩子初上小学,尤其是一年级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表现出学习困难的症状,这样可以未雨绸缪、及早治疗。

目前普遍认为孩子学习困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个人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总之,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生理上的因素有可能是儿童在胎儿期、出生时、出生后由于某种病伤而造成轻度脑损伤或轻度脑功能障碍;小脑发展迟缓,小脑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讯息处理中心,能将我们的能力“自动化”。有了自动化功能,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技能,在我们学会后是我们不假思索就可以直接做出来的。一旦小脑无法有效自动化运作,每做一件事都要重新学习,又或者是感觉器官功能的缺陷或运动协调功能差、孩子体弱多病等。

也存在环境的原因。比如,在儿童早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没有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和教育;父母长期在外工作或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原因,使孩子从小就未得到大人充分的爱抚,特别是缺乏母爱。又或者是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有部分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拔苗助长,不按儿童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常在是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上违反教育规律。

营养与代谢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也会发生影响。近来研究证实,儿童学习困难与营养代谢相关,某些微量元素不足或膳食不合理,营养不平衡可影响智力发育。过去认为碘摄入不足影响儿童智力,锂元素影响儿童的性格特征,进而影响学习。有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儿童头发中微量元素锌、铜的含量显着低于正常儿童,而铁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当然还有心理因素。儿童学习困难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过去已有认识,近来大量研究得以进一步证实,儿童学习困难存在普遍的心理问题。普遍观察得到的结果是学习困难儿童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差,情绪易波动,意志障碍,认知障碍,自我意识水平低等。

一般而言,有学习困难的人的智商都是正常的,甚至有时候超越常人,但偏偏一些普通人认为是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却付出巨大努力仍难以做到。当普遍认为简单的事情变成艰巨,对患者就会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他们的自信会大大降低,挫败感会使他们变得孤独或离群及产生烦恼及沮丧。这些都会进一步演变成严重的行为问题,从而影响人生道路的发展。

如果孩子受这些问题困扰,父母就更加痛不欲生。当望子成龙的期望幻灭,孩子从活泼可爱而变成孤独、沮丧,那是多么痛心的事。所以,学习困难不但对本人的个人学习和工作造成严重打击,亦会影响到他们的家人及朋友的正常生活。

学习障碍是可以通过多种训练进行矫正的。

一位母亲叫苦:儿子读一年级,上课老是走神,小动作特别多,表面上看在听讲,但是目光呆滞,神游四方,一点都学不到东西。

这是感知系统失调造成的学习困难。孩子上课走神,做事容易分心,可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进行训练。学习中有大量信息来自视觉,家长可用视觉协调追踪训练等方法提高孩子的视觉力。例如可在家让孩子头不动,用眼睛去追踪移动的物体。当孩子“3”和“8”不分,“又”和“叉”不分时,家长可列出不同的符号、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孩子辨别找差异。至于“表面在听,实际神游四方”的问题,可以从提高孩子听觉能力入手,家长要教孩子学会倾听,鼓励他把别人的谈话复述下来;还可以尝试将故事只讲一半,让孩子猜结果,并且在讲故事中多发问,让孩子回答。为了提高孩子听力中的辨别力,可以让他看电视节目,辨别不同动物发出的声音,或者在闹市中录音让孩子听,辨别不同的事物。

目前还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学习困难症状,比如:特教补救学习(SEP);药物治疗;其他替代治疗方法(功能治疗、视觉治疗、语言治疗、物理治疗、食物疗法、感觉统合治疗、针灸、大脑皮质测试)等等。

长期来说,如果这些协助的方式无法达到改善目的,就是由于这些疗法大多是针对表现出的行为而忽略了真正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治标不治本,也就是孩子的心理问题,这需要就诊专业的心理专科。

学校恐怖症

每年新学期伊始,医院的“恐学症”患者明显增多。而且多以小学新升学的孩子居多。他们一提上学就浑身不舒服。很多医院专家认为,学习压力过大、学校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假期参加培训班过多等,都是引发“恐学症”的原因,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今年7岁的瑞瑞开学就上小学一年级了。最近,瑞瑞突然会莫名其妙地全身不舒服,父母以为她生病了,便将她送到医院诊治,但经检查身体并无异常,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带瑞瑞去看了心理医生,才得知患上了“恐学症”。

接受就医的这家医院平均一天就得接诊十来个像瑞瑞这样的孩子。医生们说:“来就诊的多是小学生,大多数和瑞瑞一样,莫名其妙感觉全身不舒服,又查不出有什么病,原因就是害怕去学校,慢慢引发了情绪障碍,产生了浑身不舒服的躯体化症状。”

学校恐怖症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适应不良综合征,也称为学校恐怖症,是一种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7-12岁的小学生。主要症状是害怕上学,如果父母勉强孩子去上学,一进校门就恐慌不安,千方百计予以逃避,严重者则逃学、旷课。这类患儿往往伴有一系列生理上的异常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热、多汗、失眠、噩梦、夜惊、腹痛、腹泻等。在性格特征上,患有学校恐怖症的儿童,一般都具有郁闷、敏感、消沉、孤独等特点。一旦父母同意暂不去上学,这些焦虑症状就会缓解。

最严重的一个例子是山东的一个二年级孩子。临开学前,孩子的情绪就出现波动,由此引发身体上的症状——胃疼、暴饮暴食,然后不停地上厕所。待在自己房间里不出门,也不愿意和人说话,开学前一天离家出走到了另一个城市,家人寻找了足足一个月才把孩子找回来。找回来后,父母带孩子去看了心理门诊才知道是‘恐学症’。

为什么理应在小学里好好读书的孩子却不愿意上学呢?

儿童心理专家认为,出现“恐学症”的原因很多,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教育不当、人际交往障碍等都会引发“恐学症”。

“恐学症”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出现得比较多,他们大多胆小、怯懦,或是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在学校受过老师的批评,或是学习成绩不好、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所以害怕去学校。慢慢地,这种紧张情绪就会导致一些诸如呕吐、恶心等躯体化症状,从而演变成情绪障碍。

一个新生入学不久的小学,发生这样一幕:“我不要上学,我要和爸爸在一起!”小然使劲地抱着爸爸,不肯进教室。老师给她戴上大红花,和她聊了会儿天,她才稍微平静下来。在上课过程中,小然还是进不了状态,嘴里叫着“爸爸”。

学校恐怖症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就先天因素来说,有阳性精神病家族史、病态人格或父母婚前、产前有酒精中毒史等先天原因的儿童,一般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当环境突然变化及有重大应激性刺激时,可能使某些原来并不十分明显的病状暴露出来。从家庭养育方式来看,娇惯、溺爱会使孩子形成强烈依赖,父母期望过高则使孩子因达不到这种要求而逃避上学,破裂家庭或父母关系紧张可使孩子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对环境缺乏安全感变得十分退缩等。在学校教育方面,教师过分严厉,对学生态度粗暴,同学之间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等,均可使学生对学校产生畏惧心理而拒绝上学。

家长和学校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造成“恐学症”的内在原因。按理来说,假期应该是学生进行心理调节的时间,但是,现在的家长,对孩子不是放任自流就是送进各类补习班,很少有家长会注意到孩子的心理问题。新学期开始后,学校也没有相应的健康教育课程,这样就容易导致孩子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专家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恐学症”的症状,应及时就诊,越早越好。

“如果就诊及时,通常只需要心理疏导就可以治愈,但等严重了再来矫治,就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花费的时间也较长。”现在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恐学症”的严重性,通常认为孩子只是一时的情绪变化,带孩子看心理医生的就更少了。如果“恐学症”不及时治疗,对今后孩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并容易出现极端行为。

为避免孩子出现“恐学症”等心理问题,专家建议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找准定位,扮演好角色,正确指导。

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不要把上学当成负担。同时,在假期中不要太强迫孩子学习,要劳逸结合,否则只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他对抗学习,造成孩子和家长的关系紧张。提倡素质教育,父母不应把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应关注孩子各方面能力培养,鼓励孩子发展广泛的兴趣。

别用上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要让孩子高高兴兴进小学。家长要使孩子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让他感到上学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在路上看到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家长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啊!”让孩子产生羡慕之情。家长千万不要用上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威胁。“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学肯定要被罚”,“你这么不听话,将来上小学让老师好好治治你!”这些话语会让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

###第二节:二年级孩子最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在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出现初步的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为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差异,也可表现为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还有可能由于一年级阶段尚未适应学校生活,或者其它原因而出现各种有问题的行为。

在认知能力发展方面,小学二年级学生可以借助于事物的形象进行简单的计算、判断和简单推理等基本的思维活动,但在他们身上还经常可以看到动作思维的影子。在观察与比较方面,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能力有所发展,但观察的目的性、系统性水平还比较低,对事物的因果关系判断常常不准确。

积极帮厌学的孩子减压

经过一年级适应期的学校生活,二年级的孩子已基本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对“小学生”这一角色的意义、学习与生活方式有了丰富而具体的感性认识。学习动机也由对学习形式多样性的兴趣驱动开始转变为对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兴趣驱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有所发展,但主要的动机还是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也就是孩子参加学校的学习和其他活动主要是期望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取得好的表现和成绩,受到其他同学的尊重(自我提高内驱力),或者期望得到教师或家长的赞扬(附属内驱力)。

二年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多是不能适应学校学习、生活而产生的问题。一些一年级出现的问题也会延续到二年级,而且还可能因为累积效应而加剧。其中“厌学”是最典型的一个心理问题。

二年级孩子讨厌学习,已经不像一年级的时候,是因为不适应新环境、新学习模式而产生的,这个时期的厌学情绪,大多是外界压力引发的。许多事例表明,不少家长由于望子成龙心切,从二年级开始给孩子增加过度的学习任务(如参加多个课外兴趣班),这些活动一旦不与孩子的兴趣、特长相符,就容易产生负效应,这就是“厌学”。

另外学校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位母亲说,自己才上二年级的孩子每天要做作业到晚上10点钟,并且列出了孩子一天的作业单——“语文:1.读熟八单元课文,认180-181页生字;2.听写33课、34课生词,造2个句;3.复习七单元,下周考试;4.预习162-165页,读166-176页课文;5.看图124页写话。数学:1.口算53页,听算,抽背口诀;2.读100-101页;3.画长2厘米的四倍的线段;4.画长/正方形的对称轴;5.完成64-67页。签字。复习第八单元。下周测试。”

这位妈妈,孩子下午4点30分放学回家后稍作休息便开始做作业,直到傍晚6点30分吃晚饭,还没有做完。“妈妈,我不做完行不行?”孩子向她提出了这个申请。

“那一刻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娃娃才7岁多,天天都要做这么多作业实在很可怜,可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完成肯定不行!我只有强硬地要求儿子必须完成。”这位妈妈很无奈。

国际上有一项调查,说中国的小学生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小学生。通常我们在小学校门看到外见到许多等候孩子们放学的家长,家长们接孩子放学有两个原因:一是担心安全,二是因为书包太重。

“孩子的书包里有课本、练习本、蜡笔盒……差不多5公斤吧。”

“书包很重,我每天都是双肩来背,把孙子送到校门口才交给他。”

“现在书包重,以后的生活压力才没那么重。”

这些都是家长们对于孩子学习的心声和态度。

二年级孩子厌学,除了以上外在因素的压迫,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反抗意识增强。孩子进入小学开始,父母与他的沟通,总是三句不离学习,再好听的话也经不起每天念叨,而当孩子向父母抱怨学习的困难的时候,父母不但不理解他的想法,反而将他责备一番,这让孩子心理觉得憋屈,理所当然地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就如一些孩子所说:

“自从上了小学,我就好像一台学习机器,爸爸妈妈每天都盯着我写作业、看书,幼儿园时候能做的事情现在一件都不能做了,好烦啊。”

“我觉得爸爸妈妈都不愿意听我讲话,每次我说不想写作业的时候,就跟我说‘现在不写作业,以后当乞丐’,真吓人。”

“我不想写作业,我只想看电视,做游戏,但是爸爸妈妈是绝不允许的。”

听到孩子的心里话,爸爸妈妈是否觉得自己并不了解孩子的想法,而是一味地强迫孩子学习,最终产生负效应——厌学。

换种说法,孩子的这种因为反抗而产生的厌学,实际上是孩子体内的一种不良情绪在主导,你责备他,不理解他,实际上是拒绝接纳他的不良情绪。当孩子的不良情绪压抑在心中,很自然地又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如果孩子是因为反抗你而抗拒学习,你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一通责备,再加上一堆大道理,而是应积极地接纳他的不愿意学习的情绪,倾听他的郁闷心情,在孩子看来,你的接纳是一种肯定、一种支持。当孩子从父母这里得到所需的支持和信任的时候,便会感到安慰。但是不是说接纳就是完全顺从孩子的意思,而是先接纳,再想办法改变。也就是先顺着对方的意思,然后把自己的意思说出来。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会喜欢你、信任你,从而愿意听你的建议或看法。

但是如果孩子是因为学校或者父母施予的外界压力太多而讨厌学习,那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减轻这种外界压力。学校当前的这种教育状态存在客观性,单靠一两个家长的力量肯定无法改变,所以家长首先要从自己入手解决问题。

某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二年级孩子的家长就做得很好,很具教育启发意义。

孩子即将进入三年级学习,班主任建议家长给孩子报一个奥数预修班。家长并没有擅自去报班,而是征求孩子的意见,他引导孩子去尝试一下。孩子答应了,但是这样一来,孩子的休息时间便缩短了,就连一直比较喜欢的少儿武术都兼顾不过来,坚持了三周下来,家长发觉孩子的状态很不佳,似乎很抗拒上奥数课,甚至连学校的数学课都开始排斥,于是他果断地为孩子中断了奥数预修班的学习,慢慢孩子又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厌学是孩子学习的一个天敌,但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过一个厌学阶段,我们相信,厌学是后天“训练”出来的,没有哪一个孩子天生就是一个厌学的人。所以,对于厌学的孩子,家长不应该放弃引导式的教育,而进行强迫性的改变,这是不科学的,也是没有效的。

逆反是一柄双刃剑

孩子上到二年级,经历了一年级的小学青涩期,性格、语言等方面能够放开一些,也逐渐有了主见,这时,孩子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时期。这就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常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越来越难对付了,他们的脾气天天见长。好心劝解他,他就是一点也不买账,要他这么做,他偏那么做,偏与你对着干;或者你说到天讲到地,他就是沉默以对,所讲的话好似耳旁风。一些孩子有时候甚至会想尽办法,让原本十分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起来。他们对任何事情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反对的,他们不是用蛮横霸道的方式处理身边的事情,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持着一种无所谓的样子。

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问题,家长或老师处理得好,就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性格成长。

滔滔,男,小学二年级学生。智力较好,成绩差。一年级之前性格内向,很听话,但是二年级之后,性格变得倔强起来,控制力差,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课堂上故意讲话,做小动作,老师点他名,他就抵赖、不承认,课下完不成作业。叫他到办公室,他死活不去,老师一拉他,他就抓住门或课桌,班主任找他谈话,他也是听过算了,回到教室一如往常。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这种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对自己形成了逆反心理,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疏导。

滔滔的叛逆行为是进入成长过渡期的一种表现,许多进入青春期前夕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滔滔的班主任分析了他的情况,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了致使孩子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滔滔的父亲工作忙,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在老师面前又要袒护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常常不一致。

二学校方面,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老师以成绩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不但容易让孩子丧失学习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同时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

二年级小学生年龄小,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针对孩子这种情况,滔滔的班主任制定了以下对策:

在了解了原因后,我经常课间、课外活动时抽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跟滔滔谈谈心,能知道他心里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最担心的是什么。不盛气凌人地训斥他,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指导他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这样把滔滔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有一次,他与学生发生矛盾而打架。事情发生后,我找到他,以平静的语气说道:“这件事情上,我看到了你的勇敢,为什么呢?你敢去打架,没有勇气是不行的。”他听后一脸的诧异,盯着我,捉摸着我是在讽刺、挖苦,还是别有用心,可我的态度诚恳,一脸的平静,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不过,你勇敢没用到正确的地方,用打架来解决矛盾是不明智的选择。”他再次诧异地抬起了头,晶莹的眼泪夺眶而出。他离开时,主动喊了一声:谢谢老师。

滔滔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我平时就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凡事都有两面性。孩子的逆反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但孩子处于逆反心理的初期,做家长的完全不必急于去“扑灭”或“解救”。因为二年的孩子做事本来就没有自己的主张,出现在逆反心理正是孩子想表现自己主张能力、判断能力的时候,如果家长将孩子这种意识扼杀在萌芽状态,那么这类孩子长大以后,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类无主见的人,这不会是家长所希望的结果。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到,逆反意味着孩子渴望独立,这是培养孩子有主见的重要时机。当孩子对传统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看不惯时,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使他们具有创造性、求异创新,并倔强地表现他那张扬的个性。这些逆反心理强的孩子中有许多都是异常聪明的,他们可以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反驳父母、老师的教诲,而且思维敏捷、非常果断。逆反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也是他们成长中的必经之路。孩子逆反的过程是自我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不逆反则是孩子没有长大和心智不成熟的表现。逆反也是孩子摆脱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思维判断能力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通过逆反,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完整、充实、有竞争意识和创造力的优秀的人。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眼界开阔、能进取的人才。因此,父母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某种程度上逆反心理能够防止孩子身上形成其他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在不顺心(愤懑、压抑、不满)的情况下,逆反心理强的孩子会敢于发泄,不会在心中长期滞留不愉快的事情,会及时释放有碍自己身心健康的负情绪,他们也不会有畏缩、压抑、懦弱、保守、逆来顺受等不良情绪。这种形式得以保持他们的心理平衡,维持身心健康。

孩子自卑,要找到根源

争强好胜、爱比较是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尤其以二年级孩子较为突出。原因在二年级孩子虚荣心初露,对物质有了一定的感受能力,知道哪些好、哪些差。但由于家庭条件、身体发育等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使得一些孩子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产生失落、自卑感。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排解,他们会逐渐从集体性活动中淡化出来,在各种活动中逐渐采取被动应对、逃避的态度。

爸爸带二年级的朱朱去公园参加“亲子嘉年华”活动。第一个项目是过独木桥竞赛。爸爸知道,朱朱平时在儿童乐园里走独木桥又快又稳,想她一定很乐意参加。于是给朱朱报了名。但是,当比赛马上要开始的时候,朱朱却退缩了,一个劲说自己不行,不想参加。爸爸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就知道,孩子经常担心自己表现不好而丢人,没人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好,但是一旦人多一些的时候,就开始逃避了。爸爸想了想,看了一下四周,对朱朱说:“宝贝,你看,那是什么?”“哇,是芭比娃娃,我最喜欢的。”“是啊,那个是今天的奖品。但是现在你不想参加了,本来以你平时走独木桥的能力,一定可以得那个奖的。”爸爸故意遗憾地摇摇头。朱朱想了想说:“那我还是参加吧,我想要那个芭比娃娃。”结果朱朱走得非常好,得了第一名。

自卑是人的一种普遍的自我情感体验。特别是儿童,由于个体在幼儿时期无力、无能、无知,必须依赖父母和周围的世界,因此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阶段,如果处理不当,也是最易形成孩子自卑感的阶段。当然,自卑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

年幼孩子不自信的原因,其中有一个是自我认同感尚未发展起来。确切来说,孩子的自我意识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萌芽,但是这种自我认识还是很模糊、很低级的。到了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进一步加强,他们已经能清楚地感受到家长或者老师喜不喜欢自己,或者小朋友想不想和自己玩等。到了一、二年级,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还在发展当中,但是这时他们的自我认同感还是很简单,例如一位小学二年级的老师也说起过一个这样的孩子:

桦桦是班上一位特别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上课很少主动回答问题,老师和她说她会脸红,平时走路总是低着头。但是有一天,我发觉这孩子走路昂首挺胸的,很像故事书里那只骄傲的小公鸡。于是我就顺口夸奖了她:“桦桦今天真漂亮。”听到老师表扬自己,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之后,同学们也跟着夸桦桦戴上头花真漂亮。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桦桦今天的自信源自一朵很漂亮的头花。

案例中的孩子自我认同感就体现在她的头花上,她觉得今天自己戴了好看的头花,所以觉得自己应该是挺漂亮的,是大家都很羡慕的,所以她的自我感觉很良好,可是如果别人对她的头花并不欣赏,那么她就会陷入自卑的深渊,或许以后也不会佩戴头花了。这就说明二年级阶段的孩子自我认同感还是很脆弱的,所以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自我认同感,也就是自信心。这就是帮助孩子走出自卑的最有效方法。

二年级孩子也有报复心理

许多家长认为,报复是一种极其负面的思想,尚单纯天真的二年级孩子无论怎样也是不可能产生这种思想的。但是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受环境与教育方式的影响,思想成熟得早,七八岁的孩子已经能较清楚地区分是非,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生活中,存在许多孩子报复的行为。例如下面这位家长的所说的:

我的独生子今年读小学二年级,成绩不太好,经常爱在课堂上搞个小动作什么的。有一次,在没考好并被老师批评后,他竟趁老师转身时将钢笔水甩了老师一身。还有一次,同学不小心踢到他的脚,他反过去也踢了同学一脚。老师来家访时说,这孩子报复心强,只要老师批评他,或者同学欺负他,他就要想出一个报复的办法,这样的学生的确很令人头疼。

报复心是在社会交往中欲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不满的一种情绪体验。这种情绪潜藏着危险性。报复心理是另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小学生来说,它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威胁,更重要的是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

1-2年级孩子年龄还比较小,要经历的事情还有很多,而有报复心理的人,往往容易误解别人,对别人怀有防范心理,长此以往心胸会越来越狭窄,很难与人相处,甚至产生极端行为。因此,家长千万不能小觑孩子报复心理的存在。

在小学低年级里,孩子常出现类似以下情景的报复行为,这是一位二年级教师所述:

蕾蕾的同桌成成是个调皮的男孩,一天,成成故意把蕾蕾的书扔在了地上,蕾蕾来向我告状,于是我批评了他。第二天,蕾蕾不小心把成成的文具盒撞到了地上,他马上跑到办公室也来告状了。

星期一的美术课上,杨洋没带水彩笔,于是向同桌借,可是同桌不肯借给他。两天后的一节语文课上要用彩纸,杨洋很大方地把纸分给同学们,可就是不肯给同桌。他说:“我这叫做一报还一报,谁叫他上回不肯借我水彩笔。”

上例中的成成和杨洋的行为折射出他们都有报复心理。虽然他们的这些行为看上去并不严重,但如果这种心理发展下去,在以后无论受到谁的伤害,都会不顾一切地进行报复,一个用“复仇”来解决问题的行为习惯就形成了。其实小学生中的报复心理并不少见,他们一般是在被别人伤害后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以发泄心中的不满。家长与老师面对孩子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惊慌失措或者打骂责备,这种消极的处理方式只会让孩子的仇恨和报复心理愈演愈烈。

通常造成孩子报复心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环境。这里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些家长比较严厉和粗暴,动不动就拳打脚踢的,孩子无力反抗,但会在心里积压下报复情绪。在他能够反击的情况下他就会采取报复反击。在学校,同学之间近距离相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短,摩擦随之而起。

另外,现在的孩子处于一个信息丰富而且多元化的环境中,很多报复的行为都是从中受到影响的。例如,电视、电影、漫画中等大量的斗殴、报复行为就是孩子学会报复的源头。

其次,孩子的意志软弱、承受挫折的容忍力低也是产生报复心理的一个原因。为了真正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做挫折,什么叫做容忍力。心理学认为,挫折就是指人的行为或需要受到阻力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挫折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难免遇到的,有的人经受得住,有的人却经受不住。这种是否能经得起挫折、是否能摆脱困境的耐受能力就叫容忍力。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有的人意志坚强,能够合理地去调适自己的心理使自己稳定地度过挫折期。而另一些人则意志软弱,不能正确地认识挫折和接受挫折,并在挫折中奋起,便一步一步地颓废下去。

二年级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还没有形成,对各种事物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也相对较低,因此很容易产生挫折感。有时,甚至一件极小极小的事情,也容易使他们如同大难降临般感到无法承受。

长期处于挫拆感的重压下,会使孩子变得情绪消沉,表情冷漠,内心充满故意和破坏性。因此,家长在发现孩子的不正常心理之后,要尽快帮助孩子解除挫折所带来的重压。我们可以这样做:

1.加强孩子的韧性,发展孩子对挫折的容忍力。人的一生中要遇到的挫折是多方面的,如果心理素质过于脆弱,不堪一击,那么他在未来的生活中必然是个失败者。所以,家长要在多方面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尤其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总是被父母、长辈捧着,爱着,他们几乎很少遇到大的挫折,因此才在遇到一点点小问题时,便像天塌下来一样诚惶诚恐。多给孩子一点儿挫折教育,他的内心才会更坚强。

2.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有的时候,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挫拆感,适当地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要求孩子,评判孩子,会减少孩子的挫折感。另外,家长还要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只要一个人尽到了最大努力,即使失败了也不必内疚、失落,不必去追求那些力所不能及的高目标。

3.培养孩子坚强刚毅的性格。意志的软弱是不能承受挫拆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家长能在平日的生活中多培养孩子的刚强性格,不要事事都为他们做,而要让孩子独立地去完成一些作业、任务等。只有这样,他才会在遭遇挫折时坚毅果断,而不至于萎靡消沉。

###第三章:1-2年级,开发孩子潜力的黄金时期

每个来到世上的孩子都是幸运儿,同时他们又具有与生俱来的潜能。如今的父母,绝不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父母们在孩子婴幼儿期就开始思考怎样去开发孩子的潜能。在日本,对挖掘孩子的天赋和潜能的研究,有近乎100年的历史。研究指出孩子的第二个开发阶段是7到10岁,也就是说,在经历幼儿园潜能启蒙期后,从一、二年级开始,进入一个潜能开发的黄金时期。是否能够抓住这个潜能开发关键期,将直接决定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的学习质量。因此,父母要从保护孩子大脑与掌握开发潜能的法则着手,帮助孩子在黄金期内最大程度地挖掘潜能。

第一节: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大脑

注重孩子的右脑开发

在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成绩确实是衡量他们智力水平的一个标准,家长看重孩子的成绩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也知道成绩并不能代表孩子的智力水平。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在诺贝尔奖或者一些非常高端的科学领域却无法有突出的成就呢?针对这个问题,很多科学家们给出这样一个解释:是中国的教育让孩子们只用一半的大脑思考问题,最具体的表现是:

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

总是父母在教训孩子,孩子不得顶嘴、反抗;

孩子总是在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很少动手去做验证;

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的左右脑发展十分不平衡,甚至有种说法是中国孩子所受教育越高,其右脑被开发的几率越小,而许多世界名人恰恰是右脑非常发达,这令他们具备了非常好的洞察力。

哈佛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左右脑分工不同,左脑以逻辑思维、说话、判断为主导,这是大多数人的大脑思维方式;而右脑主要负责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行为,其记忆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都在左脑百倍之上,信息储存能力甚至是左脑的一百万倍。如果说左脑的信息存储量是1M的硬盘,右脑就相当于1000G的硬盘!

通过以上对左右脑的划分,应该能明白中国的教育多是开发孩子的左脑,也就是更注重孩子上课是否专心听讲,学会了多少个生字,会算多少组算式,孩子的成绩如何等,而对孩子的课堂发言是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孩子是否可以创造出新奇的东西从来没有关注到。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终其一生,只运用了右脑的3%-4%,其余96%-97%的潜能都被长期掩埋在潜意识中,因为未得到有效的利用而逐渐退化。

右脑潜力这般惊人,也难怪为什么时下年轻一代的爸爸妈妈们会比过去更关注孩子右脑潜力的开发。但是由于年轻的父母缺乏对右脑开发的系统认识,在面对市场琳琅满目的开发右脑潜力广告时,不自觉地陷入一种开发右脑就等于培养神童的错误思维中去,其实,这是个极端错误的认识。早教专家认为,神童在现实中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普通孩子来说,正确的右脑潜力开发是指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激发孩子的右脑潜能,使其通过习惯性的右脑思考而进一步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平衡发展,使记忆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9大大脑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具体在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应该怎样注重他们的右脑开发呢?

首先一个对策就是抓住关键期,循序渐进地开发。

脑科学研究表明,胎儿在母腹中时右脑已先于左脑开始发育,并逐渐拥有72种右脑能力,及至出生后则剩下二十几种,并在后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消退,许多孩子在升入小学后就只剩下不到十种。然而,若是在幼儿时期经过科学的右脑潜力开发,则尚可保留十余种。亦即是,在孩子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孩子仍然保留着十余种的右脑能力,这就是个挽救发展右脑能力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孩子的思维正处于右脑形象思维阶段,右脑思维仍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爸爸妈妈们不要错过了这一黄金阶段。

第二个对策就是科学用脑,均衡开发左右脑。既听老师讲课,学生也要多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既学习书本知识,也要注重实践,鼓励孩子多动手,让孩子左右脑都能够得到锻炼,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判断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等都得到发展。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学校教师所进行的多是开发左脑工作,那么回到家里,父母则主要负责开发右脑工作,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喜欢太枯燥的训练,不如利用一些小游戏来进行训练。

例如续编故事,这种方式可以启发孩子的奇思妙想。有一位家长在给一年级的孩子讲故事时,经常在中途停下来,剩余的故事情景留给孩子去想象。为了把未完的故事补足,孩子经常会产生许多种设想。第二天,家长可以先鼓励孩子讲出他续编后的新故事,然后家长讲出原来的故事。我们会发现他所想象的内容,可能大致符合原故事情节甚至比原来的更奇妙。这给给孩子带来成就感和喜欢想象。慢慢地,孩子脑子里会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就像一个会变魔术的魔法袋。

家长在教导孩子某些知识的时候,别设定太多的标准答案,最好是提出开放性的问题,给幼儿想象的空间。比如,一位爸爸陪喜欢飞机的儿子去看飞机模型展览,在回家的路上,爸爸这样问儿子:你能想象未来的飞机是什么样子吗?如果以后让你造飞机,你会造出什么样的飞机(可以用语言、手势或者画出来)?家长还会问幼儿:“下雪天房子外面会变成什么样子?”孩子根据他的想象描述。反过来,孩子也可以问家长:“下雨天的户外是什么样子?”诸如此类的问题有许多。